当前位置: 德宏频道/ 县域经济
守护万家灯火的苦行僧——记德宏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运维二班副班长高健德
2018-05-14 14:12:39   来源:
分享至:

题记: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工匠精神”,之后“工匠精神”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工匠精神早已超越了技能的范畴,不再是宗师巨匠们的特有殊荣,而是从业者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一种态度,一份对事业发自内心真正的热爱,所以每个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钻研的劳动者都是当代“工匠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生活的角落里精专细研,在生命的轨道中执念前行,默默奉献,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看到了他们辛勤耕耘、创造创新的奋斗之美,看到了他们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奉献之美。

在德宏供电局供电领域里,有这样一个人,他的脚步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随着根根银线的延伸而不断延伸,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对输电线路的维护、检修、抢修,保证每一条线路、每一基杆塔的安全运行。数十年来,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德宏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运维二班副班长高建德,一名默默为千家万户守护光明的巡线工。

2017年9月6日下午,我们来到德宏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运维二班,见到刚巡线回来的高建德。在办公室,高建德娓娓地向我们讲述他的工作,从他讲述的点点滴滴中我们感受到巡线工的艰辛与不易。

高建德于2002年从外单位调入原陇川县电力公司章凤供电所,其工作是与其他职工一起负责陇川县章凤镇电表的安装,35千伏,110千伏线路每月2次的巡视与维护,春节、目瑙纵歌节、泼水节、高考、等节假日保供电的特殊巡视与维护。到新的工作单位,面对陌生工作环境,不熟悉的业务,高建德心里有点发怵,好在章凤供电所的老职工张晓荣、蒋世武(2014年去世)等从基础开始教他,教他如何巡线,如何爬杆,怎样清理障碍物,怎样与农户打交道等,虚心好学的他在师傅们的教导下不仅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而且还越做越好,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表扬和同事的认可,参加单位举办的各种考试,每次都合格。

因工作出色,2014年高建德在德宏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运维二班任副班长兼安全员。在工作中他不仅自觉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法律法规,而且还要求班里其他的人员一起遵守。高建德说:巡线工需要早上一早就出发,带着必备的工具箱(工具箱里有望远镜、照相机、板手、小手锯、笔记本、安全手册、铁丝、砍刀等,解毒药)。在山林中巡线,车子停在山下,他们就需要背着工具箱徒步走进山林里,山林里人烟稀少,除了巡线工,很少人走,没有路就用砍刀砍断前面的荆棘,砍出一条路来,在山林巡线还要注意脚下的蚂蝗,毒蛇,头顶上的马蜂等,提到马蜂,高建德心有余悸地告诉我们,2015年7月,他和班里的杨林生等一起去巡线,在巡到35千伏城清线(城子—清平)时,有碍障物需要清除,他们就停下来清除障碍物,在障碍物倒下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前面的马蜂窝,马蜂飞出来叮人,他们赶紧躲避,杨林生因躲避不及而被马蜂叮了两下,在巡线中经常被马蜂叮,开始没大家都没在意,一会儿杨林生就感觉头晕,心慌,高建德意识到问题严重,一边用矿泉水将他们随身携带的解毒药喂给杨林生,一边让同事打120电话,随后他们赶紧背着杨林生下山,开车把杨林生送到清平乡卫生院,后经过医院的救治,杨林生康复出院。听了他的讲述,我们肃然起敬,感受到了他们在谱写电网的辉煌时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

高建德说:巡线这么多年,检查时心里他们都有了固定的标准程序,铁塔基础周围是否稳固、护坡保坎有否裂缝和损坏,排水沟是否畅通,塔基有没有锈蚀,铁塔有无缺陷,瓷瓶是否有雷击或损坏,都要仔细地检查,一点都不能马虎。在巡线中,遇到需要给老百姓经济林木作补偿的,他们会耐心地给老百姓做工作,不分白天黑夜到农户家协调,将补偿工作按要求按标准地完成。他们在巡线过程中还经常给老百姓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在运维二班,他们的“传帮带”工作做得比较好,当初他刚进单位时,就是在老师们的悉心带领下,从一个新人变成了业务尖子,10多年来他处理过的工作从未发生过任何差错,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现在他也把从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应该吸取的教训等全部教给新员工,让新员工们尽快尽早地成为业务的高手。

通讯员 林元霸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赵碧华

责任编辑: 朱清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