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德宏频道/ 要闻
芒市:让老百姓自己守住“金山银山”
2018-06-21 14:59:44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何发周开始每天的巡山工作。

  “麻烦停一下车。”一个中年男人对我们采访的车子招了招手示意停下,上前告知:“你们开车上去的时候千万不能按喇叭,今天菲氏叶猴下来活动,喇叭会吓跑它们。”

  听说有菲氏叶猴,大家决定停车下来看看,中年男人往半山腰处指,果然有几只猴子正在树林间嬉戏跳跃,肉眼依稀可辨。中年男人高兴地说:“你们运气真好,有的人来守几个月都看不到,你们一来就看到了。这几天有很多人来守着拍菲氏叶猴,早上好几个外国电视台的人刚刚进去山里,他们今天应该也拍到了。”

  交谈中才知道,眼前的中年男人是芒市镇河心场的建档立卡户、生态护林员“老何”——何发周。他刚巡山下来,正和其它护林员守在山脚,叮嘱一些来往车辆勿在山林里按喇叭。

  巡山是老何每天的工作。河心场共有林地3万6千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自2016年10月被聘为生态护林员之后,老何每天都要和3个护林员完成6000多亩山地的巡视。河心场共有23个护林员,其中,和何发周一样是建档立卡户被聘用为生态护林员的共有13个。芒市林业局每年都给这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管护劳务费1万元。

  除了巡山,老何他们还要定期入村入户开展宣传,向村民宣传要保护绿水青山,禁止砍伐树木、保护好猴子。老何说,过去河心场人靠山吃山、滥砍滥伐、盗猎现象很严重。为此,芒市相关部门和村委会的干部多次制止并大力宣传,带着村民寻找和发展新的产业。后来,河心场被拍摄到有菲氏叶猴,林业局的专家告诉村民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宝贝,要保护好它们,村民口口相传,也自觉上缴了自制火药枪,情况才好一点。慢慢的,越来越多人知道河心场有菲氏叶猴,州内外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国内外的媒体也纷纷前来采访、拍摄纪录片,林业专家也多次到河心场对菲氏叶猴的数量进行观测和统计。村民们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意识逐步成为行动,过去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渐渐恢复。

  老何他们23个生态护林员每年有了固定的收入,巡山之余还能管好家里的农活。河心场的村民不再去砍伐树木出售,也不再上山盗猎换钱,多年来的谋生之路算是自动放弃了。但人要吃饭、孩子要上学、家里要用钱,这些是实际存在的困难。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既能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又能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呢?河心场的村民开始了产业转型探索之路。他们把现有土地进行划分,因地制宜,在发展传统产业甘蔗的基础上种植西番莲和香料烟。同时茶叶合作社也成立了,村民大力发展生态茶叶,共种植4000多亩,覆盖农户244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8户,2017年仅茶叶就销售达400多万余元,村民的人均收入提高到了6302元。

  河心场生态环境较好,比较适宜发展林下经济。在芒市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河心场的林下经济开始形成规模。目前,河心场村白坟小组等6个小组100户,其中包括建档立卡户58户,发展林下种植滇重楼100亩,户均1亩,投入种苗资金400万元,基础设施25万元,计划在今年内完成种植。

  老何家有5口人,现在收入除了生态护林员每年的管护劳务费1万,家里的茶叶也有收入,闲暇之余还能做点散工,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更好了。老何很骄傲,现在河心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除了菲氏叶猴的数量增加、活动范围扩大,巡山的时候还能看到蜂猴、野猪、巨松鼠等。他说,河心场的村民们都希望以保护菲氏叶猴为契机,保护生态环境,守住绿水青山,并依托自然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让良好的生态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据了解,近年来,芒市立足林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扶贫工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完善公益林补偿等重大生态工程向贫困地区倾斜的机遇,及时向林区群众兑付政策补助资金,2014年以来共兑付林业贷款贴息项目资金719.83万元,惠及农户2109户;兑付森林生态效益项目资金1963.44万元,惠及农户4.44万户;兑付退耕还林年度政策性项目补助资金2655.37万元,惠及农户4.3万户。同时,聘请护林员10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护林员894人。

  可见,芒市以加强生态治理保护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生态环境逐渐好转,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农民收入逐年增多,许多老百姓开始积极主动地保护绿水青山,守住真正的“金山银山”。

  记者 段秋娟(德宏团结报)

责任编辑: 乐诚弘韵
二维码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