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托管,让边境群众看病不再难
两年前,居住在中缅边境小城——畹町的群众若生了病,都会前往邻近的瑞丽市或州府芒市就医,经济条件好的直接去省城昆明。目前,中缅边境一线的群众生病了,都会跑来畹町人民医院就诊。短短两年发生的变化得益于德宏州中医医院的托管。
畹町人民医院是一所比照二级管理的综合性医院,但由于畹町区域人口基数少、覆盖面窄,医疗资源有限、瑞畹同城化后流动人口、经商人员逐渐减少,加之医疗设备老旧落后、人才流失、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业务收入仅能维持日常业务发展需要,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
2016年10月18日,州中医医院与畹町人民医院签署托管协议, 双方建立紧密型全方位医疗合作关系,由州中医医院派驻先进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输入先进的医院文化,快速提升畹町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满足畹町及边境一线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双方的所有权、体制以及身份不变,力争5年内帮助畹町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托管后,州中医医院委派副院长赵宏升兼任畹町人民医院院长,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畹町人民医院的外科、内科、妇产科、口腔科、B超室、中医科等科室进行专业技术对口支援,2016年至2018年先后选派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次到医院坐诊、带教,借助州级医院的品牌优势,依靠名医名家的效应,通过托管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帮扶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使畹町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医疗业务收入也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畹町人民医院门急诊38323人次,出院1399人次,手术190台次,住院床日11026日,分别比托管前增长100.8%、87%、11%、153%; 业务收入总额增长90%。
托管前的畹町人民医院业务萎缩,多年没有更新过设备。托管后,州中医医院向畹町人民医院捐赠了全自动生化仪、阿洛卡彩色多普勒1台;在瑞丽市卫计局协调、接洽下由云南省铭真公司捐赠的16排螺旋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形臂X光机医疗设备也已安装到位;积极争取公立医院改革资金,先后购置了超声骨密度仪、妇科可视宫腔镜系统、超高频电波刀、电子胃肠镜等设备。这些大型、先进临床检查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临床疾病的检测率及病变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提升了医院医疗诊断及医学影像诊疗技术水平,让边境一线群众实现了小病不出区。
“和过去帮扶不同,我们要变‘输血’为‘造血’,要培养畹町人民医院自己的骨干力量。”带着这个理念,两年多来,州中医医院帮助畹町人民医院恢复了口腔科、五官科、中医理疗室(针灸推拿)等科室的诊疗业务,新增设了精神科业务;对医院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定岗、定编、定责,制定竞争上岗实施方案,有效地激活了用人机制;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对医护人员采取分专业、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训,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选送到省级医院进修,其他医疗人员分期分批到州级医院进修轮训。从而使医院人才队伍、技术水平、设备水平、管理水平得以充实和提升,整体实力明显提高。
州中医医院领导表示,实践证明对于地广人稀、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选择托管的方式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筑分级诊疗结构的有效办法。“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由于经济基础差所导致的人才限制,另一方面通过人财物统管可以真正改变当地百姓的就医环境。”(记者 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