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现招商引资跨越式发展 德宏在行动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抓住招商引资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就抓住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点,也就抓住了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德宏州委、州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来高位推动,建立了“投促委+产业招商组+驻外招商机构+项目落地服务”“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不断加大对全州各县(市)、各部门的招商统筹力度,提升招商精准度和命中率,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去年,全州招商的省外到位资金377.35亿元,占全省省外到位资金的3.2%,增幅排全省第5位,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排全省第4位,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同时,在实践中总结了三种符合德宏实际的招商模式,即:原料在德宏、加工在德宏、市场在外为主要特征的“正信模式”;原料在境外、加工在德宏、行销国内外为主要特征的“鹏和模式”;原料在外、加工在德宏、面向国际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豫发模式”。
州级统筹 谋篇布局
今年年初,州委七届六次全会、州“两会”进一步明确了“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经济发展翻一番”的发展目标,围绕“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的目标,制定了《德宏州投资促进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及相关政策,进一步强化了驻外招商工作,完善了选人、用人机制,明确了目标和奖惩,加强了投促委及驻外招商工作相关保障。
疫情期间,德宏州坚持“两手抓”,在做好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创新招商方式,因时制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不见面”招商,网络会谈、网络签约等方式,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投资工作稳定向好。2020年一季度,全州共实施国内合作项目390项,其中:去年结转项目351项,新增39项。国内实际到位资金59.13亿元,同比增长24.91%;其中,省级纳统省外实际到位资金53.10亿元,同比增长78.82%。为德宏三年行动计划开了好局、起了好步。
县(市)发力 合力攻坚
2020年一季度,全州累计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1项,累计协议投资69.47亿元。在房地产、农业、文化旅游、仓储物流、医药制造等领域与企业达成合作,为疫情解除后高质量地开展好招商引资工作打实了基础。
来看一看各县(市)的特色招商办法:
芒市:一是成立由市人大、政府、政协领导为组长的5个产业招商组,明确市长每月听两次产业招商组的工作汇报。对已签约项目实行每月专报制度,将项目实时动态、存在问题和困难及时上报市四大机关和5个产业招商组。每季度更新一次项目库,对现有项目进行动态管理。二是实行“四个一”机制,落实“三个到位”。建立“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落实投资考察服务、注册登记代办、后期落户跟踪“三个到位”,践行好“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强化督察督办,推进项目落地见效。制定“问题清单交办制”,从项目考察、洽谈、签约、落地、生产等形成一整套的督查督办机制,对重点项目,定期通报和反馈各项目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好项目跟踪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投产见效一批项目。
瑞丽市:一是抢抓机遇,出台优惠政策。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自贸区产业规划,及时制定出台《瑞丽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云南自贸区瑞丽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政策争取、财税扶持、土地征用、行政收费、中介奖励以及项目退出机制等政策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设置企业“一窗通”服务专区,将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投资项目从企业注册登记到申请核准(备案)再到取得施工许可,在市级审批权限内时限从原来的145个工作日压缩至56个工作日,审批提速达61%,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颗印章管审批”瑞丽模式在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面推行。企业登记管理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强化机制,优化软环境建设。强化重点项目领导跟踪服务工作机制、招商引资走访机制、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制和项目代办制、项目“引”“管”并重机制的同时,不断优化软环境建设,落实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和“一企一策”服务举措,落实投资考察服务到位、注册登记协调到位、后期落户跟踪到位的“三个到位”工作机制。
陇川县:一是领导包抓,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实行处级领导包抓机制和任务分配组团制,共成立了27个组团,各组团每月反馈一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年底考核与年终绩效挂钩。二是加强保障,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充分发挥县企业服务中心统筹协调作用,对项目洽谈、重点签约项目、推动项目落地等实行交办督办;帮助企业代办项目申报的前期受理和审批协调服务,提供居住证办理、高管子女入托入学等工作的协调服务。政府为即将入职的缅籍工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职业培训,培训费用由职高项目经费、政府补贴和企业自费三方共同支付。
盈江县:一是细化任务、严格督查。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全县52家责任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由县委组织部、县纪委负责日常督查,未完成的单位取消年终评优资格。二是成立专班,高位推动。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长办公会定期研究投资促进工作机制,投资5000万元以上或涉及面较广的项目,实行一名处级领导、一家县直部门负责的项目追踪落地问效服务机制。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指挥长的投资促进工作指挥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强大的工作团队,为重大项目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组建了四班子领导任组长的工业、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开发项目、总部经济5大产业招商组。招商引资项目策划包装工作由县、乡两级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逐个协商讨论,并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审议。
梁河县:一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及时修订完善了《梁河县招商引资扶持政策》《梁河县工业园区入园扶持政策(试行)》,制定出台了《梁河县营商环境提升十条措施实施细则》,从企业咨询、政府诚信、行政审批、项目用地、入园政策、税收执行、项目落地保障、政商关系、监督机制、配套政策十个方面对规定进行了全面细化。积极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主动降低企业成本,积极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积极减税降费,落实好小微企业普惠政策。优化营商用地审批通道,确保没有一个重点项目因用地问题而不能落地。二是强化在建项目服务,增强企业投资信心。对签约入驻的各类招商引资企业从公司注册到正式运营过程中需要办理的相关手续进行“一站式”服务。全力协调和解决企业在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和困难。在县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兑现承诺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减免房屋租金和税金,解决专项补贴。(通讯员 李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