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斑斓田野舞春风——德宏州2023年冬季农业开发掠影
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德宏的田野却热气腾腾、生机勃发。立春时节,德宏的鲜食玉米、冬种马铃薯火热上市,价格上扬,冬季农业开发再次在德宏大地上续写传奇。2月10日至11日,记者一行用2天的时间行走山川田野间,见证德宏冬农生产的火热现场。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和笔端,去看一看斑斓的德宏田野。
10万亩鲜食玉米铺绿田野
芒市:
“种鲜食玉米十余年了,今年的售价最高,1吨的价格竟到了9000元。我家今年种了10多亩鲜食玉米,没有赶上最好的价格,当时的售价是每吨6000元,亩产量1.3吨,亩产值8000元至9000元,也非常不错了。”芒市风平镇法帕村傣族村民线岩喊团笑着说,这些年依靠种鲜食玉米、农机作业、玉米收购代办等多种经营,他家购买了轿车、联合收割机、小卡车等。同村的郎岩坐也种了7亩鲜食玉米,2022年11月底就收获了,“当时的售价每吨5000元,亩产量1.4吨。鲜食玉米采收后,又种了一季马铃薯,已经开花了。我们村的冬季农业多数是两季,一季鲜食玉米一季马铃薯或者两季都种鲜食玉米。加上一季水稻的收益,亩产值1万元以上。”郎岩坐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据悉,2022年全州鲜食玉米种植面积20.75万亩,产值近12亿元,其中芒市有12.48万亩。截至2023年1月30日,全州已完成鲜食玉米种植16.9万亩。在多年的科技示范推广及生产实践中,已逐渐形成“水稻-鲜食玉米-鲜食玉米”“水稻-马铃薯-鲜食玉米”“水稻-鲜食玉米-西甜瓜”等一年三熟水旱轮作高质高效栽培模式,形成产、销、冷链、物流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位于芒市风平镇法帕村的云南洪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20多名工人正忙着为预冷后的鲜食玉米分拣、打包、装车,动作娴熟,每天有2辆装载着鲜食玉米的大卡车从这里驶向武汉、成都、大连、沈阳等城市。“这几天不是收购高峰期,收购的价格也有所回落。”公司总经理黄先驰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份到目前,公司已经在德宏收购鲜食玉米4000多吨,今年预计收购1万吨。
万亩连片烤烟染绿山川
梁河:
车沿着芒那公路前行,万亩连片烤烟绿了萝卜坝。在芒东镇半山坡绵延数十里的梯田,朗嘎村民小组的傣族大爷李得生与老伴、孙女早上7时就来到烟地里忙开了,他一边给烤烟培土,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我去年种了18亩,毛收入7万多元。今年儿媳外出打工,只种了16亩。”李得生笑着说,“我今年67岁了,不能外出打工,对比来对比去,还是种烟不愁卖,价格稳定。”据李大爷介绍,芒东烟站的技术人员随时来指导,还组织无人机来打药防病。
随后,我们来到曩宋乡瑞泉村,1400亩连片的烤烟地全部安装了滴灌设施。“今年还在试验阶段,水肥一体化管理,烤烟长势更好一些。”梁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曩宋乡的烤烟多数是大户种植,种得最多的有130亩。来自腾冲市的沈信有今年种烤烟80亩,他家四兄弟都来曩宋租地种烟。“来曩宋种烟好多年了,没有遇到过冰雹灾害,也没亏过钱。去年我家种了140亩,扣除物化成本和地租,赚了20多万元。”在外来种植大户的带动下,本地农民也开始大面积种烤烟。曩宋乡芒东村的尹本清今年种了50亩烤烟,一家3口人都投入劳动,一年纯收入10多万元,比外出打工强。
据介绍,烤烟已经成为梁河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22年全县完成烤烟种植4.44万亩,收购烟叶12万担,实现烟叶总产值18937.37万元。2023产季,全县共落实种植面积4.63万亩,目前长势良好。发展烤烟产业中,梁河县摸索出好的经验:一是烟区规划先行,走“专业组、专业村”的集约化发展路子,按照“组集中、村连片”的原则,以村民小组或村为单位连片规划烟田,与农户签订5年种烟承诺书。二是整合资金抓基础设施,去年投入4000多万元,重点用于烟区烟水烟路、防暴减灾、烤房维修、推广生物质燃料烘烤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在核心烟区打造示范样板,开展以“主业增收+辅业助收”模式推进烟草产业综合体建设,积极探索烟叶与非烟产业双订单、双合同发展模式,促进烟农持续增收。
20万亩冬种马铃薯火热上市
盈江:
正午时分,春日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绿毯般的盈江坝子。冬种马铃薯占全县冬农总面积的45%,20.8万亩马铃薯一望无垠。
在旧城镇喊撒村等腮村民小组,种植大户刀保光今年种了107亩云薯304,按照目前每吨3900元的商品薯收购价格计算,估计有80万元至90万元的毛收入,亩产值8000元。“今年遇到好价格,雨水少、病害少,长势良好。”刀保光还牵头成立了盛大马铃薯合作社,从事马铃薯收购代办。“能种植100多亩马铃薯,主要得益于机械化程度高,目前已经实现了种、管、收的全程机械化。”
在油松岭江心坡,记者看到这里的马铃薯已经收获大半,又种上了西瓜。“前期的商品薯收购价每吨4200元,产量不错,老百姓赚了不少。”马铃薯收购代办何大哥说,“目前已收购300吨左右,我们的外地客户都是优质的,从不拖欠货款。随着客户对黄皮黄心马铃薯的需求增大,我们种植的品种也需要更新。”据了解,州和盈江县农业农村局每年都在开展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今年引进了25组品种对比试验。
绿色蔬菜基地异军突起
陇川:
采访车穿过烤烟、油菜花、麦苗交织的美丽户撒坝,来到一马平川的陇川坝子。座落在景罕镇曼软村的陇川溢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景象各异:有的田块一片新绿,嫩生生的蔬菜泛着绿光;有的田块刚刚收获一空,满是残枝败叶,拖拉机正在犁地;有的田块节水灌溉设施水雾腾起,滋养着黑土里的蔬菜种子;还有的田块里无数工人正忙着采收。严格按照规范,一箱箱码放整齐的蔬菜经过冷库预冷后,登上了冷链车,38小时后出现在香港、广州、深圳卖场。
2020年,陇川溢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景罕镇,目前,已经投入4000万元建设2000余亩供港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冷库和办公场所等。
“我们种植的是菜心、芥兰、小白菜等绿叶菜,利用陇川的热区优势,不需要大棚,蔬菜的口感更好,非常受欢迎。”公司总经理韩学志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人工、物流成本高,公司从投产到现在,一直在亏损。但是,卖场的蔬菜供应不能断档,我们只能咬牙坚持。今年好多了,2022-2023年度生产工作于去年9月份开始,现已外销蔬菜1300多吨,销售额达1950万元,预计这个产季销售额为3900万元。”
先行先试是发展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陇川县引进大企业入驻,定位高端“供港蔬菜”,带给当地农民可观的租地收入,农民还可以到基地打零工,彰显的是远见。
“公司今后将继续抓好化验室建设,做好蔬菜农残自检、送检工作,积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种植的同行越多,冷链运输的成本才能降下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来德宏、来陇川投资种植绿色蔬菜!”韩学志说出心声。
国际范的雪茄烟未来可期
瑞丽:
2020年,瑞丽试种13.8亩雪茄烟叶,得到国内四家雪茄工业企业好评;
2021年示范种植500亩,2022年,种植1600亩,收购鲜烟叶1887.25吨,亩产值9369.75元,总产值1499.16万元,烟叶税收329.81万元;
2023年种植2200亩,预计收购鲜烟叶2640吨,预计烟叶总产值1980万元;
……
这是瑞丽雪茄烟的发展历程。
雪茄烟草主要生产国是巴西、喀麦隆、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在中国试验种植的时间不长,瑞丽算是走在了前列。
在薄雾笼罩的姐相乡和户育乡,记者看到第一批种植的千亩雪茄烟在遮阴棚里绿意葱茏、长势喜人,烟农正在忙着种植第二批。
“经过测算,种植1亩雪茄烟的成本是19700元,10亩雪茄烟还需要搭配一座30至40万元的调制房。但是,不用担心,这些成本都由云南保山香料烟公司来承担。烟农只承担物资成本即可,他们只用将鲜叶交售给公司,不用管后期的调制、发酵等环节,几乎没有风险。”瑞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户育乡雷弄村瓦新村民小组,记者遇到了正在田间干活的烟农李根立,他说:“去年,我与女婿种了40亩雪茄烟。其中10亩雪茄烟的售价100600元。扣除物资、田租、人工成本,亩产值8000多元。”“种植技术没有大问题,今年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工人。”李根立很是发愁。
据了解,目前瑞丽已经建成雪茄烟研发中心、博士工作站和姐相雪茄烟工艺展示厅,未来的目标是到2025年种植雪茄烟1万亩,规划建设一个雪茄烟庄园,与瑞丽的翡翠、咖啡等文化融合在一起,打造乡村振兴典范。
前方路,充满光荣和梦想;来时路,历经万水和千山。20多年来,德宏的冬季农业开发从零星种植到全面覆盖,产业结构和种植品种也在市场需求下不断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冬春蔬菜、冬种马铃薯、烟叶、西甜瓜等主导产业。2022年,全州冬农开发面积达130.19万亩,产值37.86亿元。承载着数十万德宏农民致富的希冀和梦想,德宏冬季农业开发的脚步将继续前行……(记者 肖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