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盈江:特色产业带火乡村旅游
贝贝南瓜、鲜食玉米、板蓝根青菜……这些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弄璋镇的特色产业,逐渐成为带动坝区乡镇致富振兴的“新兴产业”。
弄璋五彩稻田航拍 叶静雪摄
暮春时节,走进弄璋镇高标准农田板蓝根青菜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除草、采黄叶、割菜,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一茬接一茬生长的蔬菜,在肥沃的土地上迸发着蓬勃生机。
“只有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对接市场需求,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引导、支持、鼓励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才能让优势产业不断焕发新活力。”弄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继涛介绍道。
去年,德宏州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弄璋,引进企业种植板蓝根青菜,种植面积近100亩,带动不少当地群众就业。
“盈江具备优越的水热气候和土壤条件,每年可种植冬春两季。去年11月首次试种的板蓝根青菜,亩产达到4000市斤,菜薹的甜度、脆度等指标均达优质标准。我们采取‘订单式’销售模式,精选蔬菜通过全程冷链运输,48小时内就能跨越3000公里抵达上海、北京等地的生鲜超市,市场供不应求。仅冬季种植一季,总收入就超过700万元,同时吸纳了大量村民就业。”五辰坤和盈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卜丰原表示,企业从山东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对育苗、移栽、施肥、施药、收割等各环节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经过培训的本地村民不仅成为基地的固定用工,还开始自主试种,每茬每亩平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
刚毕业的本地女孩杨丽佳是基地的质量管理人员。“我负责严格把控菜薹品质,菜薹长度25—35厘米,无空心、无黄叶,确保每一棵青菜都清脆鲜甜。”杨丽佳坦言,“在家门口就业,有工资拿,还能学技术,真不赖!”
基地还促进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日均雇佣本地工人8名。“我们采用多劳多得的计件方式,动作快的一天能挣近300元,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一举两得!”基地工人刘世珍笑着说,“这片绿油油的菜地,就是我们迈向幸福生活的‘希望田’!”
近两年,弄璋镇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群众”的模式,先后组织了“认养稻田”“五彩稻田”等文旅活动,举办了盈江“豪茅”稻耕文化旅游节、泼水节等活动,将古老的农耕文化注入现代旅游元素,让游客体验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亲身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每场活动均吸引5万余人次前来打卡,带动旅游综合性收入超200万元。(通讯员 叶静雪 杨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