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德宏频道 >> 要闻 >> 正文
芒面村以乐器奏响民族团结之声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8日 11:34:00  来源: 德宏团结报

原标题:芒面村以乐器奏响民族团结之声

“咚咚锵!咚咚锵!”近日,中缅边境线上的弄璋镇芒面村洋溢着欢快的鼓乐声。村“两委”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将满载文化温度的民族乐器郑重交到上帮中、仙岛村民小组村民手中。景颇族的象脚鼓、阿昌族的葫芦丝、傈僳族的三弦琴……一套套特色乐器,不仅承载着非遗技艺的密码,更传递着乡村振兴中“文化铸魂”的深意。

“民族文化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乡愁。”驻村干部在交接仪式上动情地说。芒面村作为85%人口为少数民族的抵边村寨,上帮中小组的景颇族目瑙纵歌、仙岛小组的阿昌族蹬窝罗舞,皆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乐器赠送并非简单的物质支持,而是通过“活态传承”激活文化基因。让青年人在节庆中敲响祖辈的鼓点,让孩童在校园里吹奏民族的韵律,让中缅边民在跨境文化交流中听见中华文化的多彩共鸣。

此次定向捐赠的两个村寨,正是芒面村的“文化先锋”。2024年仙岛小组承办的盈江县阿昌族联谊活动,吸引了中缅边境2000余名边民参与,阿昌族织锦技艺展演、传统山歌对唱等环节全网点击量超50万。新乐器的注入,将助力打造升级版“村寨文化节”:组建村级民乐团、开发非遗研学路线、拍摄双语(民族语+汉语)乐器教学短视频等,传统文化正以年轻态的方式“破圈”。

当景颇族象脚鼓的节奏回荡在国境线上,当阿昌族情歌乘着葫芦丝的旋律飘向邻邦,芒面村正在书写文化兴边的新篇章。驻村工作队员表示,未来将联动传承人开设乐器工坊,让村民既守护技艺又获得收益。同时,计划在中缅边境文化交流月中,以民族音乐为媒介,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邵连卫)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