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节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德宏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九保乡:“救命竹竿”上岗 筑牢水域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6日 10:10:46  来源: 德宏团结报

原标题:九保乡:“救命竹竿”上岗 筑牢水域安全防线

夏季高温,溺水事故进入易发多发期。面对防溺水的严峻形势,九保阿昌族乡创新工作举措,因地制宜地在重点水域沿岸科学布设“救命竹竿”,以小小竹竿构筑起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实防线。

溺水事故往往发生在一瞬间,黄金救援时间极其宝贵。专业救援力量到达前,及时有效的现场互救至关重要。然而,缺乏专业工具时,贸然下水救援容易让施救者和被施救者都处于险境。“救命竹竿”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途径。这些长度适中、材质坚韧的竹竿,让施救者无需冒险入水,站在岸上就能将竹竿递至落水者手中,显著降低了施救风险,提高了救援成功率。

九保阿昌族乡立足辖区水域实际,在河道等易发溺水事故的危险区域,合理间隔设置了大量“救命竹竿”。为确保设施发挥应有效能,当地多措并举:在竹竿安放点设置醒目警示标识,明确标注“溺水救援专用,请勿占用破坏”;组织力量深入村寨、校园,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重点普及“救命竹竿”的使用场景和操作要领,以此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应急能力。

小小竹竿,体现的是守护生命的巧思与担当。如今,一根根“救命竹竿”已在九保阿昌族乡辖区主要水域岸边“上岗”值守,成为默默守护群众安全的“水域卫士”。这不仅是实用的应急救援工具,更是当地党委、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心用情筑牢安全防线的具体实践。

“救命竹竿”效用的发挥,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呵护。在此呼吁广大群众自觉爱护公共应急设施,非紧急情况不随意取用、破坏或挪动竹竿,确保其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同时,家庭、学校、社会需协同发力,持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监护,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源头上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共筑平安堤坝。(龚玮玮)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