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德宏频道 >> 要闻 >> 正文
李信荣:生命守护者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09:23:00  来源: 德宏团结报

原标题:李信荣:生命守护者的双向奔赴

在芒市这座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身影,他穿梭于急救车呼啸而过的大街小巷,奔走在献血屋的采血椅前。他就是德宏州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护士李信荣,用20年的时光,完成了一场场震撼人心的关于生命的双向奔赴,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生命守护者。

李信荣,这位身着白衣的“热血战士”,以独特而坚定的方式,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在医院的急救中心,他是与死神搏斗的先锋,争分夺秒地抢夺每一个生命;在献血站,他是无私奉献的英雄,用自己的热血延续他人的希望。累计11000毫升的献血量,背后托举起的是百余个家庭的黎明,是无数生命重获新生的曙光。

与时间赛跑的“热血档案”

翻开李信荣的献血历程,那是一部令人动容的“热血档案”。自2005年起,一本本献血证整齐排列,如今已累积到30本,它们连缀在一起,宛如一本独特的“生命日历”,记录着他20年如一日的爱心奉献。每一本献血证上的日期、献血量,都是他为生命付出的见证,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多年来,李信荣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有一次,他刚刚结束长达48小时的应急值班,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但想到医院有患者急需用血时,没有丝毫犹豫,拖着疲惫的身躯直奔献血站。“患者等不起。”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成为他坚持20年献血的动力源泉。11000毫升的献血总量,相当于2.5个成人全身的血液,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他无数次的义无反顾和无私付出。他的善举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荣获2023年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流动的红色课堂

救护车那不足3平方米的狭小空间,经过李信荣的不懈努力,变成了“移动献血宣传站”,成为传播爱心与希望的流动课堂。在紧张的抢救间隙,他总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向患者家属展示血袋,耐心地讲解:“您看,这些血液将流向手术室,挽救另一个生命。”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家属深刻认识到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也让更多人认识到无偿献血的意义。

在培训新人时,李信荣总会掏出那本泛黄的献血证,语重心长地说:“每本证背后,都站着一位重获新生的陌生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无偿献血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新同事。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急救中心的20名同事纷纷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组成了一支“热血急救队”。他们在工作中全力抢救患者,在生活中积极献血,让爱心在这个团队中不断传递和延续。

生命的双重奏

“急救是给生命按下重启键,献血则是生命的续航卡。”李信荣抚摸着急救服上微微褪色的徽章,深情地诠释着他的双重使命。在急救岗位上,他凭借着精湛的急救技能和丰富的经验,一次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在献血站,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让自己的热血流入血袋,为那些急需用血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每隔半年,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德宏州中心血站的采血窗,李信荣那熟悉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这份坚持和执着令人敬佩。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生命使者,在急救和献血的道路上,不断书写着医者仁心的最美篇章。

李信荣的故事,是一首关于生命、奉献与爱的赞歌。他用20年的时光,完成了生命守护者的双向奔赴,让无数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大爱。他的事迹不仅激励着身边的同事,也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让更多人认识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追随他的脚步,加入奉献爱心的行列中,共同谱写更多感人至深的生命乐章。(通讯员 李凌凌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