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德宏频道 >> 要闻 >> 正文
芒市大河:九年治污终换一河清波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 09:23:00  来源: 德宏团结报

原标题:芒市大河:九年治污终换一河清波

滇西边陲静静流淌的芒市大河——这条被当地人亲切称为“母亲河”的水系,不仅见证了边城的兴衰变迁,更铭刻着一场动人的生态觉醒故事。

芒市大河承载着芒市人的集体记忆——鱼翔浅底、沙鸥翔集,沿岸各族群众在河边洗衣洗菜、游泳嬉戏。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让这条母亲河不堪重负,逐渐“病入膏肓”。

2017年,环保部的通报犹如一记警钟:穿城而过的14.3公里的河段,水质竟从上游的Ⅱ类断崖式跌至Ⅴ类。这14.3公里,成为芒市大河的第一道记忆——触目惊心的生态伤疤。面对严峻形势,芒市采取了清理河道内围垦农作物、划定畜禽禁养区、清运河岸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措施治理,但水质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2019年7月,芒市痛定思痛,全面启动“铁腕清源”行动,陆续实施城市截污治污工程,治理河道两岸水产及畜禽养殖废水,清理延绵12公里的 “绿色草原”水葫芦,同步建设4个湿地公园,以科学手段铁腕整治芒市大河污染问题。2020年至2024年,芒市大河风平国控断面连续五年水质达到Ⅲ类。千辛万苦换回的Ⅲ类水质,成为芒市大河的第二道记忆——“重生”是如此珍贵。

近年来,芒市通过整治支流水系和农村污水,不断巩固芒市大河综合治理成效。南秀河支流的芒核村排水沟,曾是“轻度黑臭、局部重度黑臭”的治理难点。2023年这条昔日的“臭水沟”重现清澈;轩岗乡遮相社区三组的黑臭水体,经清淤疏浚、沿岸建设生态护岸,变得清水潺潺;勐戛镇香菜塘新村900平方米的黑臭沟渠,通过“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的创新治理,污水实现变废为宝。

2024年底,芒市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目前,全市57.61%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这一数据背后,记录的是芒市人的生态坚守。如今,芒市大河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3.8公里长的滨河步道上游人如织,已成为集休闲、健身、学习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空间。

历经9年从“痛”到“治”的逆袭,芒市大河见证了守护者们的执着付出,绽放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记者 石喃喃 通讯员 杨安社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