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盈江力量丨王根香:把乡亲的“盼头”变成“甜头”
在新城乡杏坝村,一座名为老鹰山的山峦静默伫立。寨里的老人常说,山里的鹰曾很多,却像离家的孩子,飞走便难再回。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杏坝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王根香。今年驻村期满时,她选择留下,继续扎根在这山脚下。一句朴实的“我还想再看看老鹰山”,承载着她对这片土地和乡亲沉甸甸的责任与深情。
两年前初到杏坝村,面对巍峨而陌生的老鹰山,驻村工作的千头万绪也曾让王根香感到挑战重重。然而,二十余年扎实的农村工作经验,赋予了她摸实情、找症结、解难题的清晰思路。她的足迹遍布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厚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情民意。“阿香姐做事太认真了,连我儿子哪天出去打工的日子,她都帮我记着呢!”芒蚌小组村民杨新七的话语里,满是信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次入户走访,杏坝小组年久失修、夜晚难行的坑洼道路成了王根香的“心病”。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着手行动。跑部门、报项目,从污水管道改造到村组路灯架设,再到道路全面硬化,一项项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工程被提上日程、落到实处。当道路畅通、灯火点亮的那天,村民邵小波由衷感叹:“阿香姐真厉害!我们着急啥、盼着啥,她心里都清清楚楚,还实打实地帮我们办成了!”
服务无止境,创新解难题。面对村里外出务工人员普遍面临的“白天忙、文化低、办事难”困境,王根香创新思路,推出了补贴申请“错时服务”。于是,杏坝的夜晚总有一盏灯为务工群众而亮。她化身“夜间办事员”,政策解读、表格填写、材料初审、手续代办……电脑屏幕常在深夜泛着微光。“这1000块钱补贴顶我十天工钱呢!要不是阿香妹子熬夜帮我跑手续,真不知道要错过多少好政策。”村民朗小芳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产业是根基,振兴有路径。王根香深知,破解杏坝村“人少地贫”的困局,发展产业是根本出路。她常说:“群众的大事都从小事积累而成,就像老鹰山的绿荫离不开每一棵树的扎根。”从动员地块整合,到邀请专家传授坚果种植技术,再到组织村民互助生产,她带领乡亲们在实践中摸索出“党员先行、大户示范、群众跟进”的联动发展机制。当村民叶大哥家因资金和劳力不足而发愁时,王根香积极协调挂钩单位申请资金,并发动党员干部开展义务植树帮扶。在她和村党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近40户村民成功申请到产业发展小额信贷,引入近百万元资金,为老鹰山披上了产业新绿。“王书记说得对,我们党员就得当好‘领头雁’,村里才有奔头!”老党员李发有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千余亩坚果林漫山遍野,650余亩甘蔗田沿山脚铺展。山风过处,绿浪涌动着丰收的希望。
老鹰山不语,却见证着脚下村庄的悄然蜕变。驻村第一书记王根香,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民情,以务实的行动破解难题,将“驻村”的使命,深深镌刻在老鹰山下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化作乡亲们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