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节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德宏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法治副村长”:梁河乡村善治的金钥匙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09:38:30  来源: 德宏团结报

原标题:“法治副村长”: 梁河乡村善治的金钥匙

法治副村长杨杰入户开展法治服务。

法治副村长郭颖向阿昌族群众讲解民法典。

晨光穿透梁河县勐养镇中营村的竹篱笆,傣族老人刀勒保正蹲在火塘边,听“法治副村长”白兴友用傣语讲反诈故事。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把“陌生来电别轻信”的道理烤得暖融融、接地气——这是梁河县“法治副村长”制度落地生根的生动一幕。

2024年9月,梁河县67名“法治副村长”肩负使命走进村寨。这支以政法干警为骨干的队伍,带着法律的温度与力量,在田间地头播撒法治种子,成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火塘边的普法课:

让法律懂乡土

“阿姐,您看这个案例,女儿和儿子一样有继承权呢。”在小厂乡小厂村的火塘边,“法治副村长”郭颖翻开民法典,用阿昌族群众熟悉的“家常话”解读法律法规。没有主席台,不用讲话稿,法律条文顺着柴火的烟气钻进村民心里。

农忙时送法到田埂,开学季讲校园安全,务工返乡潮重点普法维权……“法治副村长”们摸清了乡村的“时间表”,把普法课开在了群众最需要的时刻。他们用景颇语讲禁毒,用傣语说防艾,把土地承包、非法集资等“硬知识”转化成“土道理”。截至目前,67人累计开展法治宣讲150余场次,6.5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补上了法治课。

院坝里的调解员:

让矛盾不升级

“要不是小张同志,这事恐怕要闹大。”河西乡三锅疆村村民李大姐提起“法治副村长”张敏,仍难掩感激。几个月前,因婚恋纠纷积怨的两家人剑拔弩张,张敏带着村调解员蹲在院坝里,先讲“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情,再算“打官司伤和气”的账,最后用婚姻法划清底线,终于让双方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在梁河,“法治副村长”们练就了“情法理”三味调解法。曩宋阿昌族乡龙营村的林地流转纠纷中,闫泽方拿着合同蹲在山头丈量,既讲“村集体利益不能损”的理,又算“长期收益稳不稳”的账,最终为村集体和村民守住了长期收益。数据显示,这支队伍已参与调解矛盾纠纷380余人次,化解近百起棘手案件,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从愿景变成现实。

村委会的智囊团:

让治理有章法

“这条村规民约得改,嫁出去的姑娘也有继承权。”在九保乡九保村的会议室里,“法治副村长”正逐字逐句推敲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过去一年,他们协助35个村“刷新”了村规民约,剔除了“彩礼超8万算违法”等“土政策”,补上了“垃圾分类”“孝亲敬老”等新风尚条款。

不止于此,从村集体经济合同审查到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评估,“法治副村长”的身影活跃在乡村治理各环节。勐养镇中营村搞乡村旅游开发,“法治副村长”提前介入,从土地租赁到民宿经营逐条把关,让项目在法治轨道上顺利推进。如今,梁河38个行政村的重大决策前,都多了一道“法治体检”程序。

夕阳西下,丙盖村的“法治副村长”梁自厚正陪留守儿童小岩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晚风里,傣家竹楼的风铃“叮当”作响,像在为这场静水深流的法治变革轻轻伴奏。67把“金钥匙”,正在梁河的山乡间,打开乡村善治的新图景。(通讯员 尹叶邦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