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户育:古树茶香漫茶山 振兴路上绽团结
深秋的户育乡,1000亩野生古茶树群静守山野,2000余株古茶树舒展着苍劲的枝丫。这片承载着数百年记忆的绿林,正以产业振兴为笔、民族团结为墨,在边陲山村绘就“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实践。
户育乡的茶产业,自带生态基因。武甸山作为德宏六大茶山之一,1500至2000米的海拔、18至22℃的年均温、充沛的降水,孕育出品质优异的高山古树茶与生态茶。这里的种茶史可溯至数百年前,德昂族先民开垦茶园,傣族、景颇族、汉族接力传承技艺,至今仍留存大批百年以上人工栽培古茶树,既是大自然的生态瑰宝,也是民族文化的深厚根脉。
2022年,瑞丽武甸茶厂落户武甸村,以“生态为本、产业为要”为发展思路。茶厂与村民建立稳定合作,专攻古树茶、生态茶精深加工,推出红茶、白茶、普洱茶等产品,其中古树红茶因浓醇口感广受青睐。线上直播、线下展销双轨并行,茶香不仅飘向昆明,更远销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茶饭碗”。
芒林坝茶厂负责人郑世高,是户育茶产业的“主心骨”。这位有着30余年党龄的老支书,自1990年参与建设乡里首个茶厂(芒林坝茶厂前身)起,便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推动茶厂改制扩建,实现初精加工一体化,如今茶厂固定资产超470万元,吸纳22名村民稳定就业。建成300亩良种基地,改造老茶园400余亩、新植优质茶园330亩,夯实产业根基。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牵头成立瑞丽市户兴茶叶合作社,吸纳320余名会员、覆盖4000余亩茶园,让分散茶农“攥指成拳”;深挖非遗价值,打造“景山赋春”“户育老寨”品牌,将德昂酸茶这一国家级非遗做成“文化茶”。个人获评“云南省拔尖乡土人才”,合作社跻身省级示范社,团队研发的茶品屡获奖项,为产业注入科技与文化双动能。
户育的茶产业,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全乡各族群众在种茶、制茶、卖茶中互学互助,德昂族酸茶技艺、景颇族采茶经验、汉族管理智慧交融碰撞,让古树茶产业焕发新活力。茶山上,德昂族阿婆教景颇族妇女揉捻茶青,汉族师傅带各族青年把控炒茶火候,生动诠释了“以茶为媒、团结共富”。
一片古茶,串起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正续写着“茶香浸润幸福路,同心共筑振兴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