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振兴 | 盈江县铜壁关乡4000多亩水稻迎丰收
稻熟千重浪,金波映秋光。连日来,盈江县铜壁关乡的4000多亩稻田迎来丰收。成片的稻浪如金色的海洋铺展山间,风过穗低,稻香四溢。阳光洒落,为饱满的稻穗镀上璀璨光泽,一幅动人的秋收画卷在边疆大地上徐徐铺展。
田间地头的忙碌,是丰收最鲜活的注脚。走进三合村,浓郁的稻香裹着喜悦扑面而来。田埂间、稻浪里,人影穿梭,笑语不断。收割机轰鸣着驶过金色稻海,农机手娴熟操作,将一簇簇沉甸甸的稻穗揽入机身,收割、脱粒一气呵成。金黄的稻谷如流水般倾泻,村民们头戴草帽、腰系围裙,麻利地装袋搬运。人工与机械的默契配合,勾勒出一幅生动而热烈的丰收图景。

“今年雨水匀、日照足,稻子长得比往年饱满。我家的3亩稻田收了50多袋谷子,除了自家口粮,多余的还能卖个好价钱。”正在院坝翻晒稻谷的李大妈笑意盎然。“家里的10亩稻田,不到半天就收完了。”站在田边协调收割的岳大哥高兴地说,“现在全程机械化,效率高、损失少,再也不用全家老小齐上阵忙活好几天了。”
据统计,今年铜壁关乡水稻种植面积达4200亩,产量约1500吨,较去年增产约5%。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离不开科技与政策的双重助力。近年来,铜壁关乡立足山地资源,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推广优质稻种与机械化种植技术,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农业科技与惠农政策的协同发力,既稳住了“米袋子”,也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谷粒归仓,笑意满怀。在这片田野上,每一阵稻浪都在诉说耕耘的故事,每一粒稻谷都承载着生活的希望。这实实在在的丰收,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个扎实的脚印。(记者 辛国杰 通讯员 周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