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德宏频道 >> 要闻 >> 正文
【德宏边境 党旗飘扬】德宏州退休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展现“银发担当”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1日 10:33:00  来源: 云南网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获得‘光荣在党50年 ’纪念章,深感光荣和自豪。”抚摸着胸前金灿灿、沉甸甸的纪念章,71岁的傈僳族老党员贺连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我是在党的关心教育下成长的,现在虽然已退休,但党性和信仰始终不变,会好好珍惜这份荣誉,继续坚持理想信念,发扬建党精神,为党的事业发挥自己的于热。”老人一字一句,执着而坚定。

  作为地方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开拓者,广大老干部、老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对党赤胆忠诚,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是活生生的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德宏州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的“活党史”“活教材”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淬炼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忆史明志守初心

  “我一步一步地成长,都离不开党的关怀。” 1968年,年仅18岁的贺连美当兵入伍。两年后,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贺连美退伍转业到地方,先后在陇川县车队、县公安局、户撒区委、县纪委、县政府、德宏州纪委、州环保局工作。贺连美感慨道,自己是丽江农村出生的娃,从小就经受苦难,没有党组织的培养,没有不同岗位的锻炼,就没有他的今天,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如今,这位安享晚年的老人,赤子之心从未改变。“我们德宏州生态环境局退休支部有11名党员,每个月都组织开展一次活动,学习最新的文件精神。”贺连美说,虽然已经71岁了,但我仍觉得充满力量,还可以为党的事业做一些事情。

  “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老党员们毕生坚守的信念。

  1943年,杨忠德出生在梁河县二古城新寨一个贫寒的德昂族家庭。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杨忠德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走出大山,走到了省城昆明和首都北京。大学毕业后,杨忠德光荣入伍,成为基层连队的一名普通兵。从部队转业回到德宏后,杨忠德有幸成为德宏文化事业建设的开拓者。回顾过往,杨忠德说:“我的一生是受党培养和教育的一生,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

  “不了解党史,就不能从内心深处理解党的光荣和伟大所在,不能理解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特别是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倍加珍惜共产党员这一身份,珍惜党和人民交给每一名党员的任务,认真履职尽责,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和期许。”如今,杨忠德依然每天坚持看报学习,他说:“人是会退休,但是共产党员的思想永远不能退休,党员要一辈子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员不退休

  晚相牙出生在芒市风平镇等稿村,在她记忆的儿时,有许多党的干部来到这个傣族村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办教育、搞发展。晚相牙说,父亲很欢迎这些党的干部来家里吃饭、喝茶,他们总能说出许多有道理的话,把党的政策带进村子里。于是,晚相牙家的厨房成了这些年轻干部的“食堂”,他们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定时交伙食费,闲暇时候会激动地说起祖国的发展和强大。年幼的晚相牙和妹妹就坐在台阶上,听着他们描述着外面的世界,接受着先进的思想,“毛主席”“中国共产党”这两个词语,深深刻在了晚相牙的心中:“要做一个好人,只有先成了好人,才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66年,晚相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先后在芒棒工作队、轩岗区、风平公社担任副队长、副区长和党委委员、妇女主任等职务。其间,无论在哪里,都不曾改变的工作岗位就是广播室里的广播员,她把一些党的政策、新闻编成了歌词,用民歌的调子唱出来,这样的形式深受群众的喜欢,宣传效果非常不错。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这是晚相牙唱过的、喜欢的一首歌曲。她说:“以前我只是唱歌,后来发现,这些民歌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真情实感,更反映傣族的文化艺术。现在,我虽然身体不太好了,但能做多少还是要做多少。我要把在党的领导下,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唱给更多的人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景颇群众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说到家乡的变化,老党员彭勒准打开话匣子,从瓦幕村的第一条通村公路,到村民有了第一辆摩托车、第一台电视机,家家用上电灯,户户通了自来水……有着说不完的话。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没有退休的。”回望入党的这50年,两鬓斑白的彭勒准感慨万千:“希望年轻的共产党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毕生的理想坚持到底!” 

  身体力行担使命

  “我不是来凑数的,必须排夜班!”退休19年的老党员陈茂云,近期一直在关注着德宏疫情防控的情况。当得知组织派遣干部守边防疫的消息后,陈茂云到单位找领导,申请排班同往。单位领导敬佩其精神,但深忧他年纪较大,对他好言相劝。

  多次协商无果后,陈茂云竟然带着妻子,写上请战书。单位领导实在不忍再拂了他的心意,便同意让他加入守边队伍。执勤点早晚温差大,大家担心他身体吃不消,没给排夜班,对此他强烈反对。第一轮值守结束,同事们想劝他回去休息,他却说:“党培养我多年,关键时刻能多做一点是一点,也帮年轻同志减轻一些负担。”

  “战疫”路上,有很多时刻艰难、悲伤,也有一个个瞬间,让人感动而心生力量。无数人不辞辛劳、默默付出,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保护自己和家人,守护家乡和祖国。其间,人们总能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党员,他们本可居家享受儿孙乐,却壮心不已、冲锋一线。蜿蜒曲折的德宏千里边境疫情防控一线,见证了他们的努力与付出,见证了他们爱党爱国的赤子之心。

  瑞丽市目瑙社区的老党员杨永昌现年67岁,党龄近20年,多年担任瑞丽市造纸厂小区居民小组组长,为人公正、处事公道,深得群众信任。在瑞丽疫情发生期间,杨永昌利用基层经验和群众优势,认真做好小区封控排班、全员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群众信息收集反馈等工作。他带头值班,亲力亲为干好每一项工作,对群众的诉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让大家心齐气顺地服从管理,做到辖区管理底数清、情况明。他还坚持每天佩戴党徽,亮出身份,教育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带动大家从“站着看”到“帮着干”。

  小区门口,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杨永昌说:“党员该付出就要付出,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大家生活方便,得到实惠,我就值了。”

  57岁的老党员吴建平,是在瑞丽市生活了20多年的浙江人,也是瑞丰社区华丰市场片区的兼职网格员。疫情发生后,华丰市场作为重点区域实施封控管理,区域人员情况复杂、疫情防控风险大、任务重。没有一丝犹豫,吴建平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投入网格管理中。在他的带动下,9名社区党员自发加入疫情防控队伍。 

  吴建平担负的社区网格工作十分繁重,每天起早贪黑、忙得像个陀螺。挨家挨户通知住户进行核酸检测、维护检测点秩序、巡查督促片区日常防控措施的落实、每天把海量的蔬菜按居民需求分装再和同事们一一送菜上门……在吴建平眼里,能为社区居民的平安、为早日战胜疫情出分力,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干群同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

  “党员就是先锋,党员就是示范,党员一定要冲在第一线。现在疫情当前,党员就应该站出来。”盈江县铜壁关乡三合村嘎独一组支部书记、村主任宋如宗斩钉截铁地说。

  “过来测一下体温,把口罩都戴好,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这是宋如宗说得最多的话。在嘎独一组执勤点,81岁的宋如宗积极参与村组疫情防控工作,设卡拦截、入户摸排、劝散聚集人群、带头不走亲访友……做起事来像个青春勃发的年轻人。在他的影响下,全组的党员和群众纷纷自觉加入抗疫队伍,轮班轮岗,尽职尽责。嘎独一组还制定了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如有人帮助偷越国(边)境立即取消在村里享受的一切福利;采取5户联防联控制度,1名党员带领4名组员开展巡逻防疫工作。

  “守好边境,守好国门。”这是每一个守边人最质朴的心声。与疫情较量,是对德宏的一场大考。白发映红心,退休不褪色。德宏州广大老干部、老党员,身体力行、发挥余热,既为年轻同志树立了标杆,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有生气、冒热气。

  云南网通讯员 焦迪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