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德宏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喜迎二十大】边疆少数民族的小康答卷之出行记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9日 15:59:00  来源: 云南网-德宏团结报

原标题:【喜迎二十大】边疆少数民族的小康答卷之出行记

芒市龙江之畔,西山乡文邦圣亚山货超市,排勒干打包上午收购的山货,核桃、草果、八角、香茅草、酸木瓜…… 车从2公里外的高速路口驶入杭瑞高速公路,下午,这些山货将出现在瑞丽、腾冲、保山等城市市民的餐桌上。

这是排勒干的日常。52岁的排勒干是景颇族,家在西山乡营盘村拱引村民小组。

牛背上的孩子

排勒干是牛背上长大的孩子,记忆中的童年全是牛的影子。犁田耕地靠牛,搬柴运米靠牛,两头牛是最值钱的家当,父母把它们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放牛的任务自然落在排勒干的身上,或是骑在牛背上,或是牵着牛鼻子,让排勒干记忆犹新的是,骑牛需要经验和技巧,一不小心就会从牛背上摔下来,好几次他掉到了田沟里,身上摔出一块一块的淤青。

“那时就没有正式修建的道路,房前屋后全是脚踩出来的便道。”排勒干回忆,雨季,草木丰茂,便道被杂草侵占,出门得带把刀,砍草才能通行。出门一趟,衣服裤子沾满了鬼针草。

交通基本靠走。沿着凹凸不平的砂石路,父母徒步到30公里外的畹町镇背米,6时出门,20时才回到家,背回30公斤大米,脚底磨得全是水泡。那时的排勒干想,要是自己会飞就好了,能够帮上父母的忙。

推行的摩托车

“有一辆自行车就感觉拥有了全世界。”1983年,排勒干成为有车一族,一辆永久牌“二八大杠”,可以载人,也可以载货。对于13岁的他来说,个子不够高,腿不够长,只能左脚踩着脚踏板,右脚从横杠和斜杠形成的三角区伸过去,斜歪着身子向前骑行。除了吃饭睡觉,车不离人。

1993年,排勒干购买了一辆二手的二轮摩托车,点着火加起油门,发出轰鸣声的摩托车向前冲,风吹在脸上特别过瘾。但他总得在摩托车货架上绑一把锄头,在泥泞的道路驾车,泥巴经常会糊住车轮,动弹不得。更多的时候,排勒干得推着摩托车走,笨重的车身,让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交通不便,还阻断了我情窦初开的爱情。”排勒干说。

18岁时的他曾与一名女子一见钟情,可她居住在龙江对岸,江面上还没架起大桥,每次约会要绕行一天。家里的农活又耽搁不起,一来二去,两人只有忍痛割爱,分道扬镳。

风靡的驾照

时代飞速发展,320国道历经修整硬化,告别了坑坑洼洼,变成了柏油马路。路上的小轿车逐渐多了起来,外面的人更多的进到德宏来,德宏人也闯到外面去。

2006年,排勒干将景颇味道带到省城昆明,开起了饭馆,座驾也变成了一辆奥迪轿车。2007年,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排勒干放弃在昆明继续发展的机会,把饭馆搬回芒市。

“杭瑞高速、瑞陇高速、腾陇高速相继建成通车,乡村发展迈入快车道。”从大山走出去的排勒干“再出发”,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带领村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走村串户收购土特产,将景颇织锦等民族文化产品推向市场。

“考驾照、购买小轿车已经不是新鲜事,30多名村民拿到了驾照,其中有7名是妇女。”排勒干说,村村寨寨修起了水泥路,村民出行更便捷,外出务工、旅游的人一波接一波,来村里观光、谈投资的人来了一茬又一茬。

排勒干还在和牛打交道,如今饲养的是肉牛。为了方便工作,他把交通工具换成了微型车:“路通样样通。柏油路修到家门口,我们就有了诗和远方。车上承载的,不仅是忙忙碌碌的生活,更是满满的幸福感。”

母亲已年过古稀,这段日子,总坐在家门口眺望不远处的大瑞铁路建设工地。跟随排勒干自驾出游几次后,老人觉得沿途都是新鲜事儿。她说,想坐上高铁去更远的地方,看更美的风景。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