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干笃行担使命 奋楫扬帆谱新篇——德宏州政府2024年工作成绩回顾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按照州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直面严峻复杂形势和经济转型考验,奋力攻坚、担当作为、砥砺前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边疆社会安全稳定。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0.1亿元、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产业投资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
农林牧渔稳中有进
“三农”工作亮点纷呈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建成高标准农田6.7万亩,粮食产量72.5万吨,耕地保有量225.2万亩。
大力发展热区特色农业,冬春蔬菜种植面积增长17.8%,其中鲜食玉米、冬马铃薯分别增长17.1%、7.5%。咖啡、蓝莓产业成为产业投资的重点领域,肉牛、生猪存出栏明显增加,水产养殖、林下经济稳步发展,甘蔗、烟叶、蚕桑、茶叶、石斛、坚果等产业有力支撑农民增收,农业投资增长64.9%。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出台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八条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技人员为农民、为企业服务的积极性。研发农业新品种9个,遮放贡米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典型案例。
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加工产值预计增长8%,新增龙头企业42户、“绿色云品”17个、“三品一标”67个,陇川安琪酵母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并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典型案例,瑞丽柠檬、德昂酸茶、迪思坚果、芸茶屋咖啡豆实现首次出口。
抓牢农民增收这个重中之重,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6.9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增速排全省第二位。4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9个村超100万元。
深入推广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成36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54套,芒市5.0级地震拆除重建户全部搬入新居。新改建农村公路446公里,陇川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现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自然村覆盖率超85%。
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排名全省第三。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园区欣欣向荣
高位推进瑞丽沿边产业园建设,在全省走在前、作示范。建成雅戈尔服饰、中朔中药材、中缅农商产业园等“园中园”,新签约落地企业110户、投产92户,其中标志性引领性龙头性企业21户。
全力发展园区经济,累计建成标准厂房及配套用房206.8万平方米、增长61.7%,用工5.7万人、增长338%。纺织服装、装备制造、通信电子增加值分别增长261.6%、73.4%、62%,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8%。
毫不放松传统工业发展,电冶、制糖、建材、制药等产业为夯实全州工业基础作出新贡献。发电量151.1亿度、增长12.2%,光伏并网发电装机64.6万千瓦,水电气工业增加值占比达51.9%。后谷咖啡公司重整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30万元以下的中小债权人获得全额清偿,保品牌、保产业、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得以实现。
强化工业科技赋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9%,技术合同交易增长88%,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省级专家工作站9个,陇川安琪酵母1.5万吨酵母抽提物项目建成投产,梁河红云制药厂绞股蓝总苷胶囊单品销售突破亿元。
聚焦沿边产业园大抓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供应链不断丰富、价值链不断提升。新签约招商引资正式合同项目114个、落地106个,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180.5亿元、增长38.6%,实际利用外资1419万美元。
消费市场不断回暖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兑现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7461.2万元,带动消费4.5亿元;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网络零售额增长21.4%,快递业务量增长18.6%;举办翡翠毛料公盘16场次,珠宝玉石直播销售额增长33%,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3%。
大力发展住宿餐饮消费。以芒市傣族古镇、芒晃村为代表的民宿集群化发展初见成效,住宿业增长3.3%。德宏美食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主要因素,德宏咖啡和德昂酸茶影响力与日俱增,“芒市不忙·芒食忙”风味之旅入选文旅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餐饮业增长7%。
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成功创建芒市孔雀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3个省级金牌旅游村,陇川龙安水世界、芒市欢乐世界、瑞丽古城等项目建成运营。
实施旅游+系列行动。积极举办泼水节、目瑙纵歌节等节庆活动,连续举办年货街、房交会、车展等活动,成功举办中国公路和山地自行车联赛、德宏网球公开赛等151场次体育赛事,参赛人数达7万人,观赛人数约400万人次,50余支省外自行车队超千名运动员到德宏冬训。
强化文旅宣传引流促销。芒市被中国气象局和文旅部推荐为“全国避寒康养好去处”,被“小红书”首届文旅发展大会评为“解压天花板”。芒市机场日均航班达60架次,年均客座率超过80%,客货邮吞吐量再创新高。新房购买者中有近五成是外地人。全年接待游客3805.6万人次、增长23.9%,旅游总花费445.8亿元、增长21.4%,增速均排全省第一位。
对外贸易难中求进
沿边开放务实拓展
积极应对缅北局势带来的严峻挑战,按照“主路不通辅路通、公路不通航空通、边境不通沿海通”的工作思路,危中寻机稳外贸、稳企业,稳住了进出口总额全省第二的地位,口岸进出口货值692.5亿元,出入境人员和出入境交通工具分别增长56.3%、34.6%。芒市机场开通国际全货运包机业务,瑞丽口岸二手车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坚持强基固本增后劲,着力夯实口岸基础设施,开工建设重点工程3项。国务院批复同意畹町口岸芒满通道扩大开放,支持章凤口岸、盈江口岸转新开一类口岸。新增肯发公用型保税仓、章凤口岸保税仓,瑞丽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建成。
坚持改革创新增活力,全州边民互市备案边民增长386.3%,互助组增长186.5%,完成贸易额11.4亿元。建成跨境电商边境仓,瑞丽跨境电商业务清关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4小时。自贸试验区德宏片区药品公共研发平台引进企业20户。高位推动姐告边贸区转型升级,为重塑对缅开放“火车头”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增进互信促合作,与缅甸驻昆总领事会谈会晤7次,州党政领导先后带团出访,缅甸国家部委7批80人次来访,成功举办第五届中缅智库高端论坛,达成深化珠宝公盘合作等新共识。外籍人员入境务工试点扎实开展,创新推出缅籍人员“胞波友谊保”综合险。缅甸8家银行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稳居全省前列。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基础设施不断提升
千方百计谋项目、增投资。抢抓中央政策机遇,积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努力应对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持续减少的不利局面,全年共争取到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0.5亿元;产业投资占比46.1%、提高11.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47.1%、提高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降幅逐渐收窄,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全力以赴找资源、早报批、早发电,能源投资逆势而上、表现亮眼。建成500千伏德宏—兰城线路,芒市崩张孔、大舍、项丘等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能源工业投资增长58.3%。
扎实推进路网水网建设。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州内铁路客运站全部开工建设。芒梁高速芒市—勐养—清平段通车运营,瑞孟高速德宏段、瑞弄高速全线推进。投资5.9亿元建成森林防火应急道路1376公里。建成帮董、马仑河、芒回、长地方等水库,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55个、续建41个,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713套,新建改建城市管网131.8公里、5G基站1392个,建成芒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姐告污水处理厂,打通芒市目瑙纵歌路等一批丁字路、断头路,城市更加宜居。
民生保障扩容提质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6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87人,外卖、快递、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其中州内转移就业率达75.7%。
扎实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基础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初见成效,初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7所学校被列为全省首批示范性国门学校,建立云师大托管帮扶瑞丽市三所学校机制,德宏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呈现“入口旺、出口畅”新局面。
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推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等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南侨机工纪念馆成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分馆,全州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参观人数达145万人次,市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州人民医院建成省级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和州级心血管病医学中心,州中医医院、州妇幼保健院创建为三级乙等医院,53个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以上。傣医药发展法制化和疟疾、登革热防控标准化走在全国前列,登革热报告病例同比下降97.9%。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扩面提质增效。为7308人追回欠薪9274.8万元,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6亿元、惠及6.6万人,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2万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比例全省第一。医保报销比例达到国家标准,职工医保门诊共济顺利实施,医保村村通全面落实。兑付殡葬惠民奖励1819.9万元。
健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体系。建成养老服务设施28个,完成适老化改造400户,每千人婴幼儿托位数4.3个,服务老年人6.7万人次、儿童4万人次。年度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
环境保护有力有效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高质量做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阶段性任务,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江河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整治城乡黑臭水体10条,修复历史遗留矿山生态389.2公顷。
深入推进绿美建设。完成义务植树204.3万株、人工造林4.2万亩,新增绿地24.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40.9%,成功建设瑞丽绿美城市,芒市列入全省绿美城市建设典型经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用水权交易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颁布实施野生鸟类保护条例,芒市芒杏河中缅灰叶猴公益保护地和盈江苏典乡天行长臂猿社区保护地入围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国潜力案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深化。
风险防控系统推进
边疆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全省率先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建设,3个案例入选国家、省践行正确民族观典型,德宏职业学院和3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圆满完成中央民族宗教工作检查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宗教工作从“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
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2家单位、2名个人荣获全国“八五”普法通报表扬。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用有效发挥,“10联户网格”做法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典型案例。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面推进,芒市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打击违法犯罪成效显著,命案发案数降至27年来最低,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毒品违法犯罪降至42年来最低,禁毒工作受国家通报表扬,安全撤回我在缅投资企业人员78人。国防动员新体制运行有序,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退役军人返乡报到“一站式”服务经验全省推广。
应急管理能力稳步提升。消防安全治本攻坚、校园食品安全、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翡翠玉石直播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创37年来历史新低。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有效发挥,芒市“7·19”地质灾害成功避让案例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狠抓经济金融安全稳定工作。地方债务风险持续缓释,房地产风险稳妥处置,保交楼任务全部完成,州融资担保公司取得AAA级资质。德宏农村商业银行顺利组建完成。融信服平台德宏专区有效运行,累计授信72.3亿元,放款55.7亿元,惠及企业4.2万户。
与此同时,审计、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工商联、文联、侨联、红十字、融媒体、广播电视、档案、史志、供销、农垦、气象、水文、人防、双拥、搬迁安置、机关事务、发展研究、参事、检验检测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