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德宏频道 >> 要闻 >> 正文
味蕾上的文化交融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5日 08:38:04  来源: 德宏团结报

原标题:味蕾上的文化交融

在华夏大地的西南边陲,德宏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其美食文化更是这光芒中最为耀眼的一束,诉说着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动人故事。

德宏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恰处于中国与缅甸的边境地带,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这一特殊的地缘优势,使其成为不同文化汇聚的前沿阵地。各民族同胞世代在此繁衍生息,傣族的柔美、景颇族的豪放等民族文化特质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同时也孕育出了风格迥异的民族美食文化。然而,德宏的饮食文化并未止步于本土民族美食的绽放。由于其与缅甸接壤,缅甸美食文化元素的加入也为德宏美食增添了别样的异域风情。同时,德宏与腾冲的美食文化交融也十分深入。

我的家乡在德宏州盈江县,而爷爷、奶奶都是腾冲人。德宏州的盈江县和梁河县都邻近腾冲,当地的很多汉族来自腾冲。所以德宏的美食还受到腾冲美食文化的影响。腾冲美食以其精致细腻、讲究火候与食材搭配而闻名,其烹饪手法和调味方式在德宏的饮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风味和造型都很独特的土锅子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如今我们依然传承着这道美食。土锅子是德宏人每逢春节、祭祖餐桌上的佳肴,也见证了两地美食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历程。

相传古代朝廷派一位大将到腾冲戍守,来到边陲后,他发现因为营地距离太远,加上天气寒冷,每天送给将士的餐食都变冷了,为了让守边的将士吃上一口热汤热饭,这位将领让陶匠烧制了一种土锅,然后将食物成品送到边关,这样将士们就可以边煮边吃,既热乎又方便。后来这种烹煮食物的方法从军营流传到民间,就成了现在的土锅子。

土锅子看着简单,实则制作工序相当烦琐。每每临近春节,家中的厨房便热闹起来,成为年味的“孵化摇篮”。家里的长辈们忙碌地准备了丰富的底菜,以微苦回甘的青菜为主,配芋头、山药、白萝卜、胡萝卜、油炸豆腐、黄笋片、鹌鹑蛋、酥肉、泡皮、小豌豆等十几种原料,按照顺序在锅子里一层层均匀码放铺开,最后放上茴香肉圆和蛋卷,配以用老母鸡和鲜排骨慢火熬制的灵魂汤底制作而成。与重庆、四川地区不同,土锅子只用草果和盐做简单的调味,在烟火的轻抚下,慢火慢煮,烹煮的过程中吸收锅中原料的香味,菜味鲜甜醇和,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除夕夜,阖家老小团团围坐,共享年夜饭,餐桌上摆满了承载着各种美好寓意的美食,土锅子永远占据C位,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寓意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中国年的味道,在热烈欢腾的节庆氛围中,笑语欢声回荡屋内。

在德宏,各民族美食、缅甸美食以及腾冲美食相互交融,呈现出一片繁荣共生的景象。街边的小吃摊,可能同时售卖着傣族的竹筒饭、缅甸的甩粑粑和腾冲的饵丝,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些美食,欢声笑语中传递着文化的理解与包容。餐厅里,创新的融合菜品层出不穷,厨师们巧妙地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食材和烹饪技巧结合,创造出令人惊艳的味觉体验,让食客在一道菜中品味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德宏的饮食文化,是文化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它打破了地域与民族的界限,让不同的文化在味蕾上碰撞出绚丽的火花,绽放出和谐共生的魅力。这种饮食文化的交融,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更促进了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成为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岁月的流转中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吸引着更多人去探寻、去品味。(杨玉珊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