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景罕镇三举措探索农家书屋提质增效
近年来,景罕镇紧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目标,聚焦农家书屋建设与服务提升,通过“建好、管好、用好”三大核心,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有效激活乡村文化阵地活力,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合理布局,夯实基础,建好农家书屋“文化阵地”。秉持“便民利民”原则,对现有农家书屋进行科学规划选址。以曼晃村为例,原农家书屋设在村委会二楼,老年群众和带孩子的家长前往十分不便,导致书屋门可罗雀;迁至一楼后,明亮通透的空间、便捷的进出通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借阅。各村结合实际,合理规划书屋内部空间,设置阅读区、借阅区等功能分区,配备舒适的桌椅、充足的照明设施,为村民打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时,不断丰富藏书资源,满足不同年龄段村民的阅读需求。通过合理布局、夯实基础,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村民“家门口的文化驿站”,有效提升了书屋的吸引力和使用率。
健全机制,规范管理,管好农家书屋“精神家园”。为确保农家书屋的规范运行和长效发展,景罕镇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书屋的开放时间、借阅流程、管理员职责等,使书屋管理有章可循。同时,加强对管理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定期组织管理员参加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开展图书资产清查专项行动,对图书进行盘点和整理,及时修补破损图书,清理陈旧、过时的书籍,保持书屋藏书的整洁有序;建立图书登记台账,对图书采购、借阅、归还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图书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加强对书屋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为村民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
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用好农家书屋“知识宝库”。景罕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资源优势,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村民学习知识、提升技能、丰富生活的“知识宝库”。结合农时季节和村民需求,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传授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知识,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书屋资源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政策解读等,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举办读书分享会、朗诵比赛、亲子阅读等,激发村民的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组织文艺演出为村民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杨涵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