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德宏频道 >> 要闻 >> 正文
梁河县平山乡:“绿叶金茧”织就乡村振兴共富网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11:24:00  来源: 德宏团结报

原标题:梁河县平山乡:“绿叶金茧”织就乡村振兴共富网

长势喜人的蚕宝宝

蚕茧喜获丰收。

“晴采桑,雨采桑,田头陌上家家忙。”眼下正值桑蚕养殖旺季,梁河县平山乡天宝村的桑园连绵成片,长势喜人。蚕农们穿梭其间,采摘桑叶,为第九批蚕宝宝备足“口粮”。

近年来,平山乡锚定“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政策护航、科技赋能、效益驱动,将蚕桑产业打造成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绘就“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

党建领航织密产业“红色网”

产业要振兴,党建是引擎。平山乡构建“党委牵头、支部落实、党员示范”联动机制,推动蚕桑产业从“散户单打”向“组织化、标准化”转型。乡党委统筹土地流转、种苗管理等关键环节,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党员带头+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创新“双向培养”机制,将技术人才发展为党员,将优秀党员培育为技术骨干,让“红色细胞”成为产业一线的“技术尖兵”。整合村组干部与公司技术员力量,组建技术服务队,提供“种苗供应—全程指导—保价收购”全周期服务,让蚕农种得安心、卖得放心。

政策护航夯实产业“发展基”

平山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出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对桑园种植、蚕棚建设、农机具购置等给予政策补助,对达到规模的农户给予一次性1万元奖励。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解决蚕农资金难题。

截至目前,全乡实有桑园面积2338.3亩,建成小蚕共育基地3个、蚕棚255座,百亩连片蚕桑示范园8个、千亩连片示范村1个,种植养殖户由零星到组团发展162户。蚕桑产业累计实现农业产值1952.76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53万元,发放蚕茧收购奖励金23.84万元,成为平山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

科技赋能提升产业“质效值”

平山乡以“良种+良法”为抓手,积极与龙头企业合作,推广滚动式养蚕模式,应用小蚕共育和高效养殖技术,推动养殖模式从“靠经验”向“靠标准”跃升。组织党员干部、农户赴陇川县清平乡大场村、陇把镇吕良村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邀请州、县专家通过“现场培训+专家指导+操作演示”开展技术培训,有效提升蚕农种养水平。今年已完成7批蚕茧收购,累计1144.943张,产茧47254.13公斤,产值247.15万元。

丰收增效绘就共富“新画卷”

产业兴则百姓富。平山乡依托“政府+公司+村党总支+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蚕桑产业与民生增收深度绑定。村民既可自主养蚕,也可到小蚕共育基地和桑园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蚕桑产业已吸纳带动16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年增收入20余万元。

从“一片叶”到“一粒茧”,平山乡以党建“红”激活产业“源动力”,以科技“力”织就共富“网”,让蚕桑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勃勃生机。这条“绿叶”变“金茧”共富新路,正生动诠释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