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宏竹蠹螟人工养殖技术取得新突破
近日,在芒市芒市镇河心场村,卢靖、郭云胶团队历经三年潜心研究,将成功培育的竹蠹螟(俗称竹虫)卵放归自然生长,实现了德宏竹蠹螟人工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
卢靖、郭云胶团队先后于2024年11月和2025年4月、5月、6月、7月在芒市、梁河县、普洱市等地竹林,采集有竹蠹螟侵入孔的竹节带回养殖棚内,培育竹蠹螟卵。今年,该团队成功培育出1000多个卵块,分6批次放归自然生长。
竹虫人工养殖是林下经济培育的创新方式之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一个直径20厘米的竹节可以养殖0.5公斤竹虫。云南竹林生态较好,发展竹虫人工养殖技术是百姓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
竹虫长期寄生于竹筒内,历来被视为富含蛋白质与氨基酸的优质食材。其虫卵孵化后,幼虫由竹节交接处进入竹内,通过啃食竹笋汲取养分。约45天后,幼虫便可发育为五龄幼虫,体肥停食,准备破蛹而出。竹虫作为极具开发价值的昆虫资源,在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产业潜力。近年来,竹虫相关食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竹虫肉质鲜香、风味独特,逐渐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特色美食,是众多餐厅的招牌菜品之一。
本次将人工培育的竹蠹螟卵放归自然生长,充分说明卢靖、郭云胶团队的研究解决了竹蠹螟成虫采集困难、产卵量少、质量差等问题。该项技术创新有望使竹虫人工养殖实现高效化生产,大幅提升单位面积产量,为其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记者 蒋薇)